在早些時候,許多校園的周圍都會出現一些社會人士對學生進行恐嚇,收取所謂的保護費,然而這種情況并不止出現在校園,在偏遠的地方,此類情況更是頻頻再出現的,特別是治安相對較差的。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敲詐勒索屬于什么案件對應相關知識點,也會對敲詐勒索怎樣算從犯以及敲詐勒索從犯不知情怎么判進行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也可以直接咨詢本站律師一對一在線律師咨詢,更加方便快捷。
本文目錄一覽:
敲詐勒索屬于什么案件
敲詐勒索說簡單點就是通過恐嚇,脅迫等手段,讓對方交出身上財物的行為,在法律上屬于侵犯他人財產罪。因此屬于侵犯他人財產的案件,一般而言,只有數額較大或進行多次敲詐勒索才會構成犯罪。
敲詐勒索怎樣算從犯
如果犯罪人員在敲詐勒索行為中,起到的是次要作用,即有參與,但不是發(fā)起者,又或者幫助他人提供條件,讓他們可以更好的實施犯罪,也就是輔助作用的,那么這名人員此次犯罪行為中就可以算作從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
【從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
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敲詐勒索從犯不知情怎么判
如果自身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了敲詐勒索的犯罪行為,等到水落石出的時候,積極認罪并悔改的,犯罪情節(jié)就屬于比較輕微的,若還得到了受害人的諒解,是可以免予處罰或不被起訴的。即便受害人無法諒解,由于自身的行為屬于從犯,因此相對主犯的量刑情節(jié),同樣會從輕,減輕,甚至免除處罰也是可能的。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敲詐勒索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
敲詐勒索數額較大,行為人認罪、悔罪,退贓、退賠,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犯罪情節(jié)輕微,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由有關部門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一)具有法定從寬處罰情節(jié)的;
(二)沒有參與分臟或者獲臟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諒解的;
(四)其他情節(jié)輕微、危害不大的。
以上就是關于敲詐勒索這一方面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果大家還有其他詳細的問題或不明白的地方,歡迎咨詢法臨,這里會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律師來為您提供專業(yè)的服務。